March 12, 2006

Open Source:如何在創新與風險間平衡

早上在閱讀 Susana Schwartz 撰寫的 [Open Source: Balancing Innovation and Risk] 一文,雖然是 2004 年十月份寫的文章,但仍有參考價值,對岸的 [CoreUp Designs] (錢浙濱博士與他的團隊) 提供了一份簡體中文翻譯 [開放源代碼:創新與風險的平衡]。

引用錢博士的摘要:
    這是一篇非常全面、深入的綜述,介紹開源 (open source)在電信業中的表現:
    • 從電信運營商/服務提供商(carriers/SP)的角度,包括系統的可靠性、可用性以及運行維護等;
    • 從設備製造商(vendors)的角度,包括嵌入式開發,局端服務器和運維設施等。
    文中介紹了開源帶來的好處,也指出了可能的問題。 歸根結蒂,基於開源的系統是否提高了設備製造商的生產力,運營商能否接受呢?
而文中 "Demystifying Open Source" 一節提到的現象的確相當切合當今所面臨的種種挑戰,以 [UNIBILL] 來說,該公司涵蓋多項大型電信帳單交易系統的規格與相關服務,這一系列的軟硬體建設相當龐大,當時負責 [UNIBILL] 銷售和市場的高級副總裁 David Guggenheim 對 open source 如此表示:
    在使用開發原始碼時,我們僅在應用層保持戰略上的不同,我們也有一個提供開放源代碼的計劃,它不是一般的開放原始碼授權,並不是像Linux任何改變都需要傳回開源社區。後端 (按:電信計費系統) 在得到對應用更多的控制,還需要保持差異化。

    我們想應用放在本地,我們可以處理所有傳統的計費任務, 而客戶的重點可以放在 IT 資源和圍繞其自身特點的開發工作上。
呼應文章主題的「創新」就是,使用開放原始碼解決方案能克服計費和客服部門兩個常見的問題: 一是不同客戶間的區別, 另一則是推向市場的時間太長,產品特徵路線圖必須在廠家和客戶之間同步。

那「風險」即是,客戶的 IT 部門必須遵循一套原則保持與Unibill 的產品路線同步。
由 jserv 發表於 March 12, 2006 12:20 PM
迴響
發表迴響









記住我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