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30, 2005
PCMan X 的新發展
PCMan 兄最近剛考完試,又開始發展新版本的 PCMan X,以 pure GTK+ 2.x 改寫過,文字描繪是透過 Xft 來作,所以可以得到合理的速度。現在程式碼已經放到 [
svn.csie.net] 中,可參考 [
WebSVN::PCManX]。
剛剛稍微瀏覽程式碼,稍微紀錄我覺得可以改進的方向:
- autotools 支援
- 參考 xchat 的 src/fe-gtk/mmx_cmod.[Sh],用 MMX 最佳化 tinting XImages
- 提供 GNOME 介面
看來 Kanru Chen 或其他朋友應該也會有很高的興趣,所以最近又多一個優秀的 Linux 中文軟體,順道寫一份 Proposal 到 [
WishList2005 / 夢幻軟體計畫] 好了 ;-)
由 jserv 發表於
06:10 PM
|
迴響 (0)
June 29, 2005
Trolltech 終於釋出 Qt4
剛剛閱讀 KDE.News [
Trolltech Releases Qt 4.0],真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從兩年前就看到 Trolltech 展示的 Qt4,現在終於正式釋出了,之前我曾經做簡單的中文介紹 [
Qt4 初體驗],而今年一月份的 [
KDE@Taiwan 首度使用者聚會] 我也為與會的朋友介紹 Qt4 的許多嶄新特性 (聚會紀錄可參考 [
首度 KDE@Taiwan 使用者聚會圓滿落幕] ),終於,我們這些 KDE/Qt fan 等到 Qt4 釋出的這天 :-)
除了 Tulip、Interview、Arthur、Scribe,以及 Mainwindow 這幾個 Qt4 新增的重量級設計外,Qt4 還加強了以下既有設計:
- A fully cross-platform accessibility module, with support for the emerging SP-API Unix standard in addition to Microsoft and Mac Accessibility.
- The SQL module, which is now based on the Interview model/view framework.
- The network module, with better support for UDP and synchronous sockets.
- The style API, which is now decoupled from the widgets, meaning that you can draw any user interface element on any device (widget, pixmap, etc.).
- Enhanced thread support, with signal-slot connections across threads and per-thread event loops.
- A new resource system for embedding images and other resource files into the application executable.
同時,KDE SVN branch 現在也能配合 QT 4 運作了,對了,Trolltech 的員工還製作了一份 [
載歌載舞的慶祝],所以現在 X11、Mac OS X,以及 MS Windows 三大平台都有 GPL'd Qt4 的蹤跡了,Let's dance!
Qt4 rules!
由 jserv 發表於
10:10 AM
|
迴響 (0)
June 28, 2005
EXA: New Acceleration Architecture for X.org
剛剛在 KDE.News 上讀到 [
New Acceleration Architecture for X.org] 這篇報導,提到著名的 KDE Developer -- Zack Rusin 最近整合 KAA 到 XOrg 中,並提出 Exa 這個新架構,讓 Composite manager 得以更充分發揮硬體加速能力,特別在 Xgl / Xegl 等基本建設成熟之後,正式的釋出版本預計在今年九月份,這真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Exa 的設計提供許多彈性,讓開發者可以自訂加速表現,引述 Zack Rusin 在 [
KDE mailing-list -- New acceleration architecture] 上的說法:
Now if your hardware is below 1.5ghz you want to implement two more hooks:
- DownloadFromScreen,
- UploadToScreen,
this should be enough to get you happy with the basic composite manager on any hardware.
Now if the transparent windows aren't enough and you want things to be way more fancy, implement the last of Exa hooks meaning the Composite hooks.
至於 Exa 對於既有架構的衝擊,也做了以下的說明:
- Exa can coexist with XAA. You can keep code for both in your driver.
- Exa doesn't depend on any changes to the Xserver. Once we'll feel it served its purpose we can simply remove the exa dir and the relevant driver code and we'll be sure that no cruft has been left in the server.
- As everyone can see adding Exa support to a driver which already has XAA support is trivial.
- Following the 7 steps I outlined above will speed up the common desktop usage by quite a bit. Note that you don't have to be a driver developer to switch any of those drivers. Note that this also means that we can easily give the useless, but oh-so-wanted transparent windows to everyone right now. Not next year, not when library X will be ready - now, as in today.
- Implementing the download/upload/composite hooks will give us enough power to have very fancy effects that will let us compete with Microsoft/Apple desktops while we work on Xgl.
由 jserv 發表於
07:40 PM
|
迴響 (0)
June 21, 2005
使用 Gmail Notifier for Firefox 的朋友請更新
[
GMail Notifier for Firefox] 的朋友或許會發現,今天連線到 GMail 都失敗,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剛剛閱讀 Carlos's blog [
Google 修改了 Gmail 的 url 地址] 才發現原委,這個過程有點討厭,所以我寫了一個簡單的 [
轉換 GMail 網址 script] 來作這樣的工作,請按右鍵選「另存新檔」,然後在 shell 下面跑 "sh update-gmail-notifier.sh" 即可。
當然,稍後作者應該會更新,就當作應急吧 :-)
由 jserv 發表於
10:33 PM
|
迴響 (1)
會哭的小孩有糖吃 -- FOSS 開發小插曲
常常有朋友問,參與 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 開發有什麼樂趣呢?我一時說不上來,但是常常有許多驚喜,特別是對於人際關係的建立有良好的助益,還有,「會哭的小孩有糖吃」這個準則挺好用的,怎麼說呢?這就要提到昨天發生的小插曲。
昨天下班後,我一時興起拿 FreeDesktop 的 fdclock 出來把玩,可是發現 linkage errors,才赫然發現 Ubuntu breezy 裡面已經全面升級到 Cairo 0.5 了,而這個版本跟舊版有 API incompatible 的議題,所以 fdclock 這隻依賴 cairo 0.3 API 的程式就無法執行了。記得之前在 mailing-list 上讀過 [
Cairo 0.5 porting guide],所以就試著修改,不過我弄個三十秒就興趣缺缺,實在麻煩,所以我就跑去 #freedesktop 上面鬧:
23:02 jserv2: hi all
23:02 jserv2: I found fdclock can't get built with cairo 0.5.
23:02 jserv2: Any idea?
23:09 dooky: Why don't you build cairo .5 and call it a day?
喔,好吧,我卯起來改一下,不過看起來不能動:
23:18 jserv2: I hacked fdclock: jserv.sayya.org/misc/j-fdclock.diff
23:18 jserv2: it should be compiled, but still not working with Cairo 0.5. :(
23:19 dooky: lol
23:19 jserv2: anyone could review my changes?
沒多久,Cairo 的作者 Carl Worth (IRC nickname: cworth) 真的幫我 review,並且做出回應:
00:10 cworth: jserv2: This part's broken:
00:10 cworth: cairo_t *cr = (cairo_t *) malloc(sizeof(cairo_t *)); // = cairo_create();
00:14 cworth: As is the replacement for cairo_set_alpha; cairo_show_surface; which should be cairo_set_source_surface (0,0); cairo_paint_with_alpha;
00:15 jserv2: cworth: ohhh, thanks for pointing me!
00:15 * jserv2 is shocked to get the messages from the Cairo guys!
真是好開心阿,Cairo 的作者做了 review,看來很快這個 API porting 就要完成了,所以我準備盥洗睡覺去。早上醒來,看看 IRC log,發現 cworth 已經改好了:
00:42 cworth: jserv2: I've got something now that seems to draw the right things.
00:42 cworth: jserv2: But it's awfully slow on my X server right now, and it would be good to know that I hadn't jusst introduced a bad performance bug.
00:42 cworth: jserv2: Care to try it?
00:44 cworth: http://cairographics.org/~cworth/tmp/fdclock_cairo_0_5_0.patch
帥呆了,咱們來欣賞 fdclock with Cairo 0.5 呈現的效果:

類似的情況,在 FOSS 常常發生,軟體有很多改進的地方,而不相容的問題也時常發生,但是沒關係,我們可以透過 mailing-list 甚至 IRC 作通訊,彼此交流,而且成果是可以累積的,儘管我的 patch 無法正常運作,但是我可以直接請 Cairo 的作者來協助修改,省去很多 try and error 的歷程,這是很美妙的經驗,而我也由 Carl Worth 的 patch 中學習整個 API porting 的項目,非常感謝 :-)
由 jserv 發表於
11:59 AM
|
迴響 (1)
June 20, 2005
如何成為優秀的工程師
對於我這種高級工讀生 (不管名片上的頭銜如何,還是作工讀生的工作,只是多領幾毛錢) 來說,每次參與研討會,總是會瞻仰台上成功的工程師,好奇他們是如何一路在 IT 立足,走出自己一片天的。元智資工實驗室有一篇翻譯文章 [
How to be a Star Engineer],很值得一看,作者 Robert E. Kelley 分析 Bell Lab 的情況,針對以下命題作研究:
貝爾實驗室由全世界最好的大學中聘用了最優秀、最聰明的畢業生,然而, 最後只有少數的人真正發揮他們的潛力而成為卓越的工程師。大部分的新進人員發展成可以穩定地完成任務的執行者,生產力並沒有特別突出,無法幫助貝爾實驗室在提昇 AT&T 的市場競爭力方面,做出顯著的貢獻。
貝爾實驗室想要知道的是:傑出的工程師和普通的工程師到底有什麼不同?
大家都知道應該要 "Work Smart",而非僅是 "Work Hard",但是該怎麼作呢?這篇文章給予我們許多提示,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高度參與感與主動性。
由 jserv 發表於
01:44 PM
|
迴響 (1)
June 19, 2005
Kaffe 在 Maemo 平台移植的現況
[
Maemo] 是 Nokia 成立的社群計畫,以 Linux + GTK+/GNOME 為基礎,吸引許多開發者的投入,而且開發者還享有 Nokia 770 硬體的打折優惠,所以我當然不能放過這個機會,經過一些時間的 hacking,初步將 Kaffe 移植到 Nokia 770 的工作準備好,其運作畫面如下:

畫面中就是透過 Kaffe 執行相當經典的 test case -- WidgetsDemo。事實上,Kaffe 支援不少 AWT backends,可以參考去年我做的一個比較圖:

目前我還在 Xscale 上面改進 Kaffe JIT3 compiler,希望能夠在拿到 Nokia 770 硬體前準備好這些軟體建設。
由 jserv 發表於
05:57 PM
|
迴響 (4)
June 16, 2005
Debian 在台灣
這裡稍微紀錄我所見到 Debian 在台灣的活躍度與熱心朋友的參與情況,僅是個人紀錄,如有錯誤,請不吝指正,謝謝!
稍早的 blog [
起飛中的 Debian 中文社群] 紀錄了今年三月份台灣 Debian 社群的一些新聞,Debian.Org.Tw (以下簡稱 DOT) 的許多服務一直為台灣區 Debian 使用者所共同建構與使用。以社群筆記來說,wiki.dot 就羅列相當多寶貴的文獻,比方說 [
中文資訊處理 wiki],同時也舉辦若干面對面的聚會,如今年的 [
2005 年摩托學園/Debian User 聚會],其他如 apt.dot 與 DWN 中文翻譯,都對推廣 Debian 有莫大的幫助,伴隨 [
Debian Sarge is out!] 的新聞,我們又邁向新的里程碑。
2005 年的台灣 Debian 社群年度計畫 [
Plan2005] 已經有了進展,今年有一項可值得一書的項目是 [
DOT 硬體升級],來自許多熱心朋友的贊助,看來新機器已經有著落了,等核心成員安置完畢後,即將會有更高品質的服務,當然,還是很歡迎更多朋友協助,正所謂「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您的貢獻將會驅使整個社群能夠再邁向一步。另一個有趣的項目是 [
夢幻軟體計畫],歡迎將您的提案紀錄在這個 wiki 之上,引述該 wiki 的介紹:
請各位用戶討論定義目前的 Debian/GNU Linux 系統下,您最期待的軟體是甚麼?或為目前環境中欠缺的間隙,如其他平台已經支援的軟體,而 Debian 系統尚未完成包裝等。請一併討論內容需求與規格。(不限制為中文環境。)相關協調者會試著執行以下需求。
自由軟體在做新的專案整合時,會提出具體的專案說明,也就是所謂的提案(proposal)。要明定其中運作的機制與規格,將抽象化為具體。依各個不同的組織而有不同的提案方式。如幾個常見的軟體專案計畫的提案辦法,如 [PerlFoundation] 等。目前計畫將現有的概念撰寫為更具體的提案,以利程式設計師的溝通與合作。
當然,正如 Perl 大師唐宗漢所說:「使用軟體就會遇到挫折」,我們使用的軟體永遠都會有改進空間,這個夢幻軟體計畫就是希望能整理使用者的想法,並且公開徵求計畫協調人來進行,整個模式就如我之前 blog [
Free Angel -- 自由創投] 所敘及的進行程序,所以別擔心您的提案是否能夠實現,只要明確的闡述您嶄新的想法,好的計畫是不會被埋沒的。
另外,Debian 的分支 Ubuntu 在全球推行的相當成功,而由台灣幾位熱心的朋友大力推動下,現在 [
Ubuntu 正體中文站] 已經成立,立即吸引許多使用者的投入,相當不錯的發展,看來今年泛 Debian 社群的成長應該相當亮眼。
先紀錄到這,希望能有更多朋友投入,一起來創造 Debian 在台灣的故事。
由 jserv 發表於
01:31 PM
|
迴響 (1)
June 13, 2005
No Software Patents 連署
之前已經在 [
No Software Patents] 連署過,而上週看到 [
上載你的照片, 支持無軟體專利運動] 這則新聞,就很熱血的上傳自己的照片,今天早上收到來信:
寄件者: online-demo@attac.de
日期: 2005/6/13 上午 8:52
主旨: OnlineDemo: Position
Hallo,
Your picture was inserted into the online demonstration. The following link leads you to the right place within the online demonstration. Your picture then will appear with a red border.
Thank you for you participation!
稍微瀏覽 [
SoftwarePatentDemo.org] 的網站,看來有越來越多的連署者,同時看來 FSF European 最近也要有新的行動。
No Software Patents!
由 jserv 發表於
09:45 AM
|
迴響 (0)
June 12, 2005
Mini Mozilla x86 測試版本 (2)
之前的 blog [
Mini Mozilla x86 測試版本] 提供了一份 snapshot binary 與快照,今天利用一點時間更新,並且修正了關於 HTML Frame 處理的瑕疵,同樣的 i586 binay 可以到 [
jserv's mozilla tarball] 下載。以下是透過 Minimo 瀏覽 [
摩托學園討論區] 的畫面:

注意到版面布局也跟著調整了,這樣瀏覽 Web 討論區的文章,才可以避免非必要的捲頁動作。
由 jserv 發表於
07:52 PM
|
迴響 (3)
June 11, 2005
年度全血捐血量及分離術捐血次數之計算
剛剛收到高雄捐血中心的一份生日祝福:

提醒年度全血捐血量及分離術捐血次數之計算基準變更,引述原文:
自94年1月1日起,年捐血量及年分離術捐血次數之計算基準,改以您的生日為計算基準。
原來年度全血捐血量及分離術捐血次數之計算,是以新年度的開始重新算,往往多數捐血人每逢年底時均已經達到年度捐血量或達到分離術捐血次數,使得年底血源招募困難,容易造成缺血,因此新措施的目的是為分散捐血人捐血月份,平均分布血源,避免年底缺血的情形一再發生,也希望您能配合新的計算基準調整捐血時間。
嗯,所以我在這個「新年度」還沒捐過血,要努力一下了。
由 jserv 發表於
05:49 AM
|
迴響 (0)
June 10, 2005
大家來聊天
剛剛在 [
自由軟體技術交流網] 看到 Benny 張貼的新聞 [
Linux : 各大推廣社群 IRC 聊天室],裡面敘及台灣的 Debian、Gentoo,以及 Ubuntu 三大社群的 IRC channel,基本上我通常掛在 Debian (#DOT,之前為 #debian.tw),沒事就跟同好聊聊,不小心就造就 blog [
聊天統計] 的紀錄。
如果因為防火牆的限制,或者是懶得安裝 IRC client,可以試試 [
Web-based IRC client],因為這三個 IRC channel 都 hosting 於 freenode,net,也可以參考 yungyuc 的 blog [
Freenode NickServ and Debian irssi auto identify] 作 nick 的密碼設定。
ok,就這樣了,快撥 xxxx,等你唷!
由 jserv 發表於
09:26 PM
|
迴響 (0)
收賀禮
今天收到好多禮物,首先是早上去郵局領取掛號信件,是 jie 寄給我的,很開心的拆封,一邊享用早餐,一邊把玩著 jie 捎來的文物,主要是祝賀我的生日於是我抱著愉悅的心情去上班。上班沒多久,就通知領取端午節的禮品,也是很開心的簽收,就當作生日禮物吧。收收信件,也發現許多朋友捎來祝福,真是感謝,雖然明天才是生日,不過這裡用 GMail 中上海銀行的賀卡回味一番:

好快,就這樣度過二十四個寒暑。
由 jserv 發表於
07:57 PM
|
迴響 (0)
強悍的 Firefox Extensions
剛剛閱讀 [
Joseph Yen's Blog] 的這篇 [
我有用的 Firefox Extensions],獲益良多,感謝 Joseph Yen 的整理,現在我的 Firefox 運作畫面如下:

這是瀏覽 Embedded Linux 相當著名的新聞網站 [
LinuxDevices.com],這是我每日必去的「聖地」,有許多新消息與好文章,缺點是,廣告實在太多了。於是,使出 [
Platypus] 與 [
AdBlock],事實上,我自己有用 C 寫過一個簡單的 Proxy server,可以設定 regex 來過濾廣告,不過實在有點難用,現在透過 Firefox extensions 整合起來,就輕鬆許多,三兩下就把這個新聞網站改造成上面的快照所顯示的效果。
此外,右下角有 [
Gmail Notifier],稍微設定一下就能用了,感覺比 standalone 的 notifier 還直覺,而且不必重複作網路設定,對於我這個常常要跑去不同網路環境工作的人來說,這一點相當重要。所以我之前在 #debian.tw 提到發展 GMail Notification 的計畫,看來是徹底放棄了。
由 jserv 發表於
04:57 AM
|
迴響 (0)
June 09, 2005
Mat 的 iterm/iiimcf 專案新家
之前的 blog [
Mat 的 iterm/iiimcf 進展] 提到 Mat 已經在 IIIMF on Terminals 有不錯的進展,昨天做了些設定,現在這個計畫也正式放到 [
svn.csie.net] 上,可參閱 [
WebSVN::iiimtcf]。
Mat 剛從台大畢業,也考取台大資訊所,這段空檔應該可以致力於這個專案的開發,咱們拭目以待 :)
由 jserv 發表於
01:37 PM
|
迴響 (1)
June 08, 2005
Mini Mozilla x86 測試版本
之前在 blog [
Mini Mozilla 新進展] 提到 Minimo 對於 SSR (Small Screen Rendering) 的支援,剛剛將 cvs pull 到最新的版本,隨手做了一份 i586 的 binary,可在 [
jserv's mozilla tarball] 取得,今天釋出的 tarball 大約 4.01 Mb。SSR 的挑戰在於如何快速、有效,並且僅可能不干擾既有版面排列的前提下,作網頁的呈現,以 [
我的首頁] 來說,透過 Minimo 顯示的效果如下:

可以發現已經作過些微的調整,讓整個畫面 (大致是彩色手機的解析度) 可以擺下相對多的資訊。此外,本人不對此 binary 作任何擔保,有任何問題歡迎討論,但不保證能圓滿獲得解答。
由 jserv 發表於
10:20 PM
|
迴響 (0)
The Open Movie Project
越來越多計畫都冠以 "Open",實在是很耐人尋味的型態,現在有了新的計畫,稱為 [
The Open Movie Project],簡單來說,這群熱心的人士,將透過 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s,比方說 Blender,來進行電影剪接、編輯,以及製作的艱鉅任務,然後最終的成果將會以 free Artistic License (或 Open Content) 的授權方式釋出,或許對一般人來說,內容與劇情還是比較重要,但是對許多 vendor 來說,光是取得 demo video 的授權,就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如果 Open Movie 這個計畫能夠產出足夠量的短片,相信是很棒的事情。
以我個人來說,工作上會作一些 video/audio codec 的改進,雖然這些成果都有詳細的 benchmark,但是最後我們一定會希望能親眼看見 demo 的畫面,以驗證其品質,但是問題是,我缺乏充分授權的 sample 與 demo 短片,而且也難保證 redistribution 的合法性 (一般的影片對於使用對象都有明確的限制),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總不能每次都拿 Digital Camera 自拍吧? :(
希望此專案能大放異彩。
由 jserv 發表於
05:25 PM
|
迴響 (0)
June 07, 2005
Music Player based on XUL
剛剛閱讀 Todd Fisher 的 blog 發現這篇 [
XUL Music!],這是個非常有趣的計畫,我們都知道 Mozilla 是由許多非常神奇的技術所融合的,其中包含了 XUL 與 XPCOM 這兩個技術。XPCOM 是從 Microsoft COM 出發的技術,但是更為精鍊,並且可跨越多個平台,與其整合的語言環境也相當多,而 XUL 就相當有趣,以 XML 作為描述 UI 的方式,所以理論上,UI 的繪製、Event Handling,甚至是 Interaction,都能透過 XML shema 來描述,Todd Fisher 就整合 Mozilla 這兩項技術,配合 GNOME 陣營的 GStreamer,做出了跨平台的 Music Player,最神奇的是能嵌入到 Mozilla 裡頭。
目前還相當粗糙,但是我們可以想見一個有趣的應用,比方說 Web Pad 導向的產品,最重要的元件就是 Web Browser,可以說其他附加的應用都是從 Web Browser 作出發,於是乎,如果我們選定 Mozilla 的種種技術 (詳情可參閱 Mozilla 經典文獻 [
Inside the Lizard -- A Look at the Mozilla Technology and Architecture]),然後其他的應用程式,比方說 Media Player、RSS Reader、E-Mail Client、... 都是奠基在此平台上,就可以當作可抽換的元件,作相當有彈性的擴充。
由 jserv 發表於
01:39 PM
|
迴響 (1)
June 06, 2005
Debian Sarge is out!
下午已經在多個 IRC channel 看到 Debian Sarge 的消息,不過在我看到正式的 Release Note 前,我閱讀 [
巴蠻子的新破茅屋] 的這篇 [
Debian Sarge 終於發布了],到也沾染了不少激情,興奮之情實在難以言表,台灣 Debian 社群的 Andrew Lee 甚至提議為此去喝酒慶祝呢 :-)
我相當認同巴蠻子的說法,Debian policy 的嚴格 (或說「嚴苛」) 是出了名的,Sarge 距離上個 stable,已經是三年的事情了,這之間的變化太多了,一個非營利的組織如果沒有這樣嚴謹的規範,實在是不可能完成這艱鉅的任務。apt repository 的豐富,是很大的誘因,但是吸引我的部分,則是嚴謹的分類,特別在於工作中使用 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s 時,因為接觸過 Debian policy,大致理解其授權衝突或者隱含的問題所在,可以省下日後的許多爭論。但是,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後面兩項:
- 用戶「眾生平等」,不會將用戶分成三六九等,普通用戶只能使用什麼,會員又使用什麼
- http://packages.debian.org 這個站點,搜索軟件相當方便,依賴關係、源代碼一應俱全,甚至可按一個文件名查找對應的包。rpmfind.net 的問題是我看見依賴關係是 libfoo.so,但就是不知道它屬於那個包;而 Mandrake 站點提供的 SRPMS 目錄每次打開時列舉文件都要老半天,找一個包累死了,有時還要在 official、devel、contrib 裡面跳來跳去。
的確,說的非常實在,這也是我們使用 Debian 的原因,儘管我與巴蠻子一樣都使用過 Mandrake (Mandriva) Linux,也對於其貼心的設計大表贊同,但是上述的理由讓我還是乖乖的使用 Debian。
很高興看到 Sarge 出爐,這是個新的里程碑。
由 jserv 發表於
11:15 PM
|
迴響 (0)
使用 VIA x86 的理由
為何要使用 VIA x86 的解決方案呢?除了 Jouston 之前提到的 [
Luke 現在只有手掌大],我想有以下幾個重點:
- 快速的開發時程:
根本不需要 cross-compilation,降低出錯機會。而且在 target 上面裝整套的開發工具也是相當方便,省下安裝 Remote debugger 繁複的時間與金錢投入。
- 豐富的應用程式:
大部分的時間根本不需要 porting,直接 copy 就能動了
- 穩定可靠的硬體:
雖然 ARM 與 MIPS 硬體相較便宜,但是穩定度可能不見得好,這時候 BSP 就必須花很多心思處理,也就是開發人員的素質要夠,甚至必須跟硬體廠商 co-work,而 VIA x86 的配備很標準,相關的 Linux drivers 甚至都以 BSD 或 GPL 釋出
- 經濟實惠 -- 在出貨量不大時,考慮到前三者,我想結果很明顯
- 高效能
等等,最後一點是怎麼回事?VIA 的硬體效能不是跟 Intel 或 AMD 的硬體有些落差嗎?在解釋之前,我引述 Linux kernel hacker 兼前任 Debian kernel package maintainer -- Herbert Xu 的說法:
BTW, we can now pump 5Gb/s through the Crypto API using a 1Ghz VIA CPU with the Padlock so encryption is no longer necessarily the slowest piece along the pipeline :)
那麼 VIA PadLock 的效能到底有多好呢?OpenBSD hacker -- Theo de Raadt 針對 AES 運算作了一份 benchmark [
AES performance],引述其中 8192 bytes AES 運算的比較結果:
- 17339.74k on 1.6GHz amd64 in 32bit mode
- 14654.16k on P3/1GHz
- 735548.02k on VIA C3/1GHz
果然真是亮麗的表現,而之前的 blog [
使用 OpenSSL 的理由] 也提到 OpenSSL 已經成功整合 VIA PadLock 的支援,所以已經可以 seamless 的發揮硬體效能,又加上 VIA Unichrome 規格的公開、VeXP 與 VeMP 兩大多媒體計畫的現身,以及 C7 的出爐,VIA x86 在多媒體的表現肯定也值得關注。
喔,對了,週六拿到 VIA 送的 [
EPIA Mini-ITX],所以最近終於可以將 [
KittenBox] 移轉到新硬體上,希望測試穩定後,就可以正式公開本計畫了,當然,這是個 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 Project。
由 jserv 發表於
10:40 PM
|
迴響 (1)
透過 MIT roofnet Project 快速架設社區無線網路
剛剛在 moto.dot 閱讀 jthchang 撰寫的 [
MIT roofnet project快速架設社區無線網路],立刻吸引我的高度關注,以下引述部分內容:
由 jserv 發表於
09:22 PM
|
迴響 (0)
June 04, 2005
X-Input-Method Proposal
昨天在 #debian-zh 上遇到 pnt,他說正在參與日本的 CodeFest 盛會,也遇到很多前輩,比方說 Anthy 的作者,在這討論的過程中,pnt 給了一個相當有趣的提案資訊:[
x-input-method proposal],這是由 Kenshi Muto、Akira TAGOH,以及 Masanori GOTO 共同發起的計畫,主要是從既有的輸入法架構,去探討如何跨越種整籓籬。一般來說,在 X Window System 下,我們有兩種途徑可以進行輸入法操作:
前者的問題相當惡名昭彰,連 XIM 的架構設計人 Hideki Hiura 都不得不為此提出新的 IIIMF 架構。後者是從 GTK+ 2.0 IM module 開啟的濫觴,提供更大的彈性。然而,現實可不是提出一個完美的架構就夠了,我們還是需要一堆 legacy 的 IM,所以這三位前輩先從 Fedora 移植 im-switch 到 Debian 上,然後制定一系列的規範,以避免輸入法衝突的議題,詳情可參閱本提案。
由 jserv 發表於
11:41 AM
|
迴響 (1)
本 Blog 新網址
昨天在 SayYa BBS 上,小州站長跟我提到弄一個 URL rewrite,然後將原本的 http://blog.linux.org.tw/~jserv/ 對應成 http://jserv.sayya.org/blog/,早上醒來看到 BBS 的文章,發現已經設定好了,感謝小州前輩。
所以,現在本 blog 有了新網址:[
http://jserv.sayya.org/blog/]。
由 jserv 發表於
11:23 AM
|
迴響 (0)
June 02, 2005
SCIM 與新酷音的發展近況
[
SCIM] 最近在蘇哲勤快的更新下,已經添增許多實用並相當有彈性的設計,比方說內建繁簡體中文轉換,雖然 [
新酷音] 最近沒有更新,但是沾沾 SCIM 的光,搭配起來很不錯,參考下圖:

這張圖片展示 SCIM 下透過 SCIM/Chewing (核心是 Big5 編碼),做出即時的簡繁體轉換,非常貼心又實用的設計。對了,SCIM 1.4.0 很快就會釋出,SCIM/Chewing 將隨後佈新的釋出版本。
由 jserv 發表於
10:37 PM
|
迴響 (1)
Subversion 在 Web 瀏覽的強化
在之前的 blog [
Free Angel -- 自由創投] 提到現在 [
svn.csie.net] 已經有若干個專案使用本 Subversion 服務。而剛剛閱讀 [
AKBK Home] 的 [
Smoking toooooo much PHP] 這篇,FlexySvn 實在是非常有趣的實作,不同於 WebCVS 或 WebSVN,FlexySvn 透過 Mozilla 的 XUL 來作 Subversion repository browser 的呈現,剛剛測試後,發現速度很快,而且介面更為精確,看來可以考慮提供額外的 FlexySvn 輸出,這樣使用 Mozilla 或 Firefox 的開發者就可以現在追蹤專案進度。
由 jserv 發表於
01:24 AM
|
迴響 (0)
JFFS3 設計文獻
剛剛瀏覽過由 Artem B. Bityuckiy 與 Thomas Gleixner 起筆的 [
JFFS3 design issues] 一文,大致對於 JFFS3 的設計理念與實作方式有了概念。作為 JFFS2 的下一代檔案系統,JFFS3 有以下特性:
- Fully POSIX-compatible file system.
- Good scalability.
- Preserve the possibility to efficiently use compression (like in JFFS2).
- Provide good wear-leveling.
- Tolerant to unclean reboots.
- Fast mounting.
- Reasonably low memory consumption.
- Fast enough read/write operations.
- Support different flash types (NOR, NAND, etc).
- Support xattr.
特別是後面幾項,是 JFFS2 目前的致命傷,這份文件雖然只是 draft,但是提到的概念項目可以一看,比方說 check point 的改進,對於更快的 mount 速度提升非常有幫助。
由 jserv 發表於
12:31 AM
|
迴響 (0)
June 01, 2005
四海都有中國人
剛剛閱讀 Maemo 的 mailing-list,發現一篇很有趣的 post:[
Asian language support?],乍看下,這位黃先生跟我們分享了頗多經驗,相當精闢,而我看到本 thread 下一篇文章 [
Asian language support?],才赫然發現這是英文討論區,讓老外 Aaron Kavlie 不得不這麼說:
"Whoa whoa whoa, sorry, my Chinese is not that good!"
雖然說世界上中國人佔有五分之一的人口,但是這也太明顯了 :)
由 jserv 發表於
07:12 PM
|
迴響 (0)
喝完臉紅紅
最近幾篇 blog 好像都跟技術沒有太大關係,或許跟我最近的生活型態有關。因為一些奇特的因素,最近竟然沒有忙碌的 coding 或參與 programming,相反地,做了頗多非技術的 routines,這也不是不好啦,稍微休息一下。
剛剛閱讀 [
Blog on Blog],發現畫面美妙的 Qoo 圖樣,真是太可愛了,讓我不得不多看幾眼:
有注意 [
新酷音] 計畫的朋友,應該會知道新酷音計畫的前身是 [
Qooing],就是衍生自 "Qoo" 這個可愛的名稱。不過,[
Blog on Blog] 可不是只有 Qoo,裡面也有幾個有趣的想法,我比較好奇的是 "Blog on Blog" 的由來。
由 jserv 發表於
02:07 PM
|
迴響 (0)
Java 字典
剛剛找 Bytecode assembly 的資料時,意外瞥見 [Java字典],這是 [JavaWorld@TW] 的子項目,可以找到幾個比較經典的名詞解釋,最重要的的是,用中文寫的 :)
由 jserv 發表於
08:18 AM
|
迴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