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與消費性電子產品」簡報上線
之前提過 [
演講:Linux 與消費性電子產品] 與 [
演講:Linux 與消費性電子產品 (台北場)],結束後一直忘記張貼簡報資訊,現在已上線,可參考 [
linux-for-ce.pdf]。未來,我會試著切割 SmartPhone / PDA phone 與 feature phone / ultra low-cost phone 兩個大方向,從功能面探討其細部設計,如 PMU 與作業系統的 PM (Power Management) 規劃及實做議題。
由 jserv 發表於
12:54 AM
|
迴響 (1)
「電信通訊的自由與安全議題」簡報上線
有幸受邀成為今年 [
Hacks in Taiwan Conference] (HIT con) 的講者,分享「電信通訊的自由與安全議題」,以過去設計手機、PDA 一類通訊裝置與跟電信網路業者打交道的經驗,分析這新型態的安全性議題,攸關我們生存的品質。在三十分鐘的議程大略探討通訊裝置、電信網路的自由化,以及新的技術挑戰等,簡報檔案已經上線,可參考 [
TelecomFreedom_Security.pdf],請多指教,謝謝!
由 jserv 發表於
12:38 AM
|
迴響 (3)
七月,寒
昨夜趨步於住所附近散心,但感精神大不如前,遂折返休息,凌晨不到五時即醒,起身閱讀,屏棄科學技術書刊,以近代史與古今戰史居多,這些歷史個案重複性之高,乃在交叉研究後,有驚人的體驗。但,正如年鑑學派核心人物 Lucien Febvre 指出:「歷史其實是根據活人的需求,像死人索取答案」,這意味著,現代與過去的分野,不若年代之遙遠,一向是糾纏不清的,吾等後覺者,仍浸淫於特定時代之環境時空背景,企圖突破限制,對現實提出反思與深寓的經驗策略。待稍有倦意,外出運動,身心舒暢後略加盥洗,抵達辦公大樓處理公務,每每有不同的挑戰,但精神思緒萎靡,難有突破。心繫進度延宕之折磨,卻苦無對策,不自覺又入夜,胸口隱隱作痛...
連續數周過著如此行屍走肉之生活,低能如我者,不思進取,甘淪為低劣的蠹蟲呼?對自己幾乎沒有要求,只企盼能無愧我心,而最近的行徑卻是如此荒唐,一個有手有腳有大腦者,終日不事生產,要解決的問題何其多、要設計的系統也相當複雜,而我,卻一味怠慢,僅以「身體欠佳」的理由塘塞?!可恥,即便身心狀況再不理想,一個人不能沒有鬥志,否則,還不如去施行全身器官捐贈,後者至少可帶來更大的希望。如今,在寓所空談、逃避,任由低劣的惡源腐蝕身心,實有刺骨之感,又因病況,常探訪醫院,但覺自身之墮落,非器官捐贈可彌補,何以淪落之此?作為寰宇之蠹蟲,我何以有翻身之餘地呢?
曾幾何時,精神與生理狀況不復為主體所掌握,乃作此大去前之呻吟?可笑至極!
由 jserv 發表於
04:29 PM
|
迴響 (3)
傑出的女性自由軟體程序員
這裡的「程序員」泛稱 programmer 或 engineer,在我的職場生涯遇過不少,而在 open source 界也聽到許多令人景仰的女性程序員、開發者,或者專業技術顧問。之前的 blog [
Hackers 的「倩影」(2)] 與 [
兩個大姑寫的〈Hacking the Linux 2.6 kernel〉] 提到大量貢獻於 GNU Classpath/GCJ 的 Lillian Angel、維護 Linux kernel Power architecture 的 Val Henson、專長於 kernel 開發的 Lina Mårtensson,還有許多 [
KDE Women] 的女性高手,諸如此類的例子相當多,今天再介紹一位。
長年耕耘於 GNOME 與 Evolution/
Tinymail 的Philip 撰寫了一篇 blog [
And in case you didn’t know: Females are working on Tinymail!],提到 [
Tinymail] 背後的故事。正如許多人所知,[
Tinymail] 是一套針對 mobile devices 所設計的郵件系統框架,採用了許多 Design Patterns 與技術,發揮極大的彈性並兼顧效能,在 Nokia 770/800 與 GPE Phone Edition 等專案都被採用。一位女性開發者 Antia Puentes 則貢獻 UML class diagrams (Tinymail 用 C 語言去模擬 OOPL) 與實做程式碼,而依據 Philip 表示還不只有一個女性如此。我本人參與的 [
Kaffe] 也收過來自中國大陸女研究生的 code/patch。
根據 Julia Kristeva 的文章〈Women's Time〉,男性的時間觀基於生命有限的體驗,因而是線性的、強調邏輯、目的導向的、具展望的正面價值觀。反觀女性,其時間觀則是重複性的、恆常性的,論點的證據在於女性的月經、懷孕、產前陣痛等生理現象,推而及之的平淡、缺乏起伏的居家生活,多少,這也導致對於資訊技術的接受度不同。不過,從上述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從事 open source software 的開發者本質上就是較為鮮明的族群,絕大多數是自願貢獻,而且是伴隨強烈的情感訴求 (所以有人以宗教狂熱來描述自由軟體),那麼,上述的女性自由軟體開發者就更特別,往往能以更細膩、縝密的途徑來貢獻所長。
前幾日恰好在樓梯間聽見「女生不適合寫程式」一類的對話,聯想到上述的女性高手,看來我應該回嘴說:
「女性當然可以寫程式,而且還寫世界一流的自由軟體專案,程式碼的質與量都攤在陽光下,你呢?還躲在辦公室寫封閉的小程式嗎?大男人」
再次表達敝人對所有女性自由軟體程序員的景仰之意,更感謝所作的一切!
由 jserv 發表於
11:06 PM
|
迴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