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31, 2009

演講:Android 裝置開發過程的軟硬整合關鍵及挑戰


六月 9 日 (週二),Tick 將應 [DIGITIMES] 的邀請,代表 0xlab 分享主題為「Android 裝置開發過程的軟硬整合關鍵及挑戰」的演講,探討近來 0xlab 在 Android 平台移植的經驗,特別是底層、低階的處理部份,該場次為 DIGITIMES 之「剖析Android發展趨勢及產品開發關鍵」研討會的議程之一,以下節錄 [研討會資訊]:
  • 活動時間: 2009 年 06 月 09 日 (二) 13︰00~16︰50
  • 會議場地: 民生科技服務大樓 創新廳(台北市民生東路4段133號14F)
  • 議程表:
    • Android 軟硬體、應用發展現況及趨勢 :: 13:30-14:20
    • Android 裝置開發過程的軟硬整合關鍵及挑戰 :: 14:20-15:10
    • Android Netbook 開發面臨難題與解決之道 :: 15:10-15:30
    • 開發 Android 應用該具備的思維與技巧 :: 16:00-16:50
Android 是相對完整且有前瞻性的系統,可運用於許多移動式裝置中,可望使 web service 藉由多元的裝置,帶來更多互動與創造可能性,但,底層系統的移植與客製化部份,仍是高難度的任務。而 Tick 此次的議程就專注於軟硬體整合所面臨的關鍵議題,諸如 toolchain 的選擇、系統組態相容性、韌體配置、驅動程式與 Android 架構的銜接、效能與資源使用率等等。期待您的指教,謝謝 :)
由 jserv 發表於 03:14 AM | 迴響 (2)

May 14, 2009

隨手畫 - cyberfay

整理筆記本時,意外瞥見一些數據資料,始終想不出原始動機,而前天響徹「宅界」的消息就是,[cyberfay] 新婚誌喜,不免俗地,小弟也遞上一份祝福。其實認識 cyberfay 應該也有一段時日,最早在 #tossug IRC channel 上,有個殷勤於 GNU/Linux 相關問題的朋友,與大家活躍討論,當時僅有片面的記憶,沒有深入認識。後來在去年某次 Punch Party 會場,啊怪身旁有個動人大方的女子主動打招呼,下意識覺得認錯人,後來才發現原來之前已在網路上交流過。

去年底,cyberfay 分享 Michael Arbib 博士在台大的演講,雖然自己對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沒什麼涉獵,但相當好奇於資訊技術與生物研究的關聯性,或許來日,可以彌補當年選擇就讀資訊系,而非醫科的遺憾,真正為人類作一些事,哪怕相當微薄。在議程的空檔,就隨手為整個會場唯一認識的 cyberfay 勾勒了幾筆,也就是筆記本上這幾份原始數據,即大概的量化比例。這兩天的空檔,重新描繪過,草草紀錄如下: (click to enlarge)

大概在莊嚴的專業研究場合,cyberfay 讓我覺得有幾分嚴肅且認真的執著,也因此,就選用這樣的場景與裝扮。這次融入粉蠟筆的質感,在台北新店的新住所中,有著高雅的木質家具,書桌反光的倒影恰如其分地襯托素描作品主題,不惡的新嘗試。希望 cyberfay 會喜歡,新婚愉快 :)
由 jserv 發表於 12:17 AM | 迴響 (3)

May 11, 2009

演講:Qi - Lightweight Boot Loader Applied in Mobile and Embedded Devices

應 FreedomHEC Taipei 籌辦單位 (資策會與 Linux Foundation 贊助) 之邀,預定於六月份舉辦的 [FreedomHEC Taipei],小弟將代表 [0xlab],分享一場技術演講,題目定為 "Qi - Lightweight Boot Loader Applied in Mobile and Embedded Devices"。以下是相關的資訊 (主辦單位保有更動的權利,僅供參考):
  • 講者:
    • Matt Hsu -- openmoko kernel developer
    • Jim Huang (jserv) -- 0xlab cofunder, openmoko coreteam
  • 簡介: 在普及運算的時代,移動式與手持式裝置的設計變得更多元且複雜。舉例來說,"anti-hacking" 成為相當重要的考量,但採用開放系統又是必經之路,該如何立足於較有利之處呢?自 2003 年起,許多 bootloader 逐漸應用密碼學的範疇技術,整個 kernel image 乃至 partition 都是經過特定加密處理,如何在兼顧實用性與安全性,bootloader 就被賦予重大的使命。更甚者,firmware 升級與管理則是另一個繁瑣的過程,面對種種需求,openmoko 開發團隊提出嶄新的 Qi (讀音「氣」) boot loader,用以取代行之有年的 u-boot,作為更輕量、快速,且功能豐富的解決方案。
  • 提綱:
    • Linux as Boot Loader? 從 kboot 的演進到 Qi
    • 輕量級的 Boot Loader 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 Qi - 設計與實做
    • 未來展望:透過特製的 Linux kernel module, 作為一個 Boot Loader 與系統備援、firmware 升級管理之用途
  • 參考資訊:
  • 時間: 11:05-11:50 AM, June 10, 2009
  • 地點: 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四段133號 (科技服務大樓)
Qi 的使用不限定於 Openmoko FreeRunner 硬體平台,實際上,市面上也出現根基於此的電子產品,而 0xlab 則繼承開發成果並在若干新的硬體組合中採用。移動式與手持式裝置的設計已臻多元且複雜的今日,有所變、有所不變,儘管挑戰與需求難以掌握,但我們相信藉由開放的技術,得以累積更多成果,使更多創意成為可能。期待您的指教,謝謝!
由 jserv 發表於 03:31 PM | 迴響 (0)

May 02, 2009

演講:身騎 LLVM,過三關:淺談編譯器技術的嶄新應用


日前在 OSDC.tw 2009 分享「窮得只剩下 Compiler -- 淺談編譯技術的革命」,獲得不少回應,意外認識許多耕耘於 compiler 領域的朋友。本月在 [TOSSUG] 的心得分享時間 (五月 5 日),小弟打算進一步探討編譯器技術的嶄新應用,題目定為「身騎 LLVM,過三關」,圍繞於 [LLVM] 這個關鍵的技術,談立足於開放原始碼編譯器技術獲得重大突破的同時,我們可著眼於哪些應用。以下是暫定的議程提綱:
  • Compiler 大不同 -- 走向 Binary translation, virtualization, JIT/VM 等嶄新的應用模式
  • LLVM 核心元素
    • 虛擬指令集/IR
    • 高度整合的編譯器技術元件 (analyzer, code emitter/generator, JIT compiler, GC)
    • 完整的工具集合 (assembler, debugger, linker)
  • 技術展示 (from 0xlab)
  • 淺談開發趨勢
由於著眼於「應用」,聽眾不需要具備足夠的 compiler 背景知識,只要對資訊技術有強烈的好奇心與熱情即可,與 OSDC.tw 議程不同的地方,這次會多探討「應用」與「實務」的部份。期待您的指教,謝謝!
由 jserv 發表於 10:20 AM | 迴響 (2)

May 01, 2009

「實做輕量級 RTOS 網路堆疊」簡報上線

上個月底,應國立中央大學通訊系陳彥文教授的邀約,分享主題為「實做輕量級 RTOS 網路堆疊」(Implementing Lightweight Network Stack in RTOS) 的演講,感謝該校師生的捧場,獲得不惡的交流討論,簡報已上線,可參考 [lw-network-rtos.pdf]。
這主題從機器人設計切入,探討過去開發 RTOS 並導入 lwIP/uIP 的經驗,探討實做輕量級網路建設所需考量的議題,預計在今年要發布的另一個作業系統中,會包含此基礎建設,而本議程就是一個暖身的分享。感謝您的指教 :)
由 jserv 發表於 05:16 PM | 迴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