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暫訂,因為我覺得自己這個題目訂的很爛) 無差別瀏覽 -- 一個網路使用者的努力 寫在前頭: 關於這篇文章,我本來想要「快轉」,跳過瀏覽器戰爭,跳過W3C規範,跳過 Netscape釋出原始碼成立Mozilla.org,跳過目前IE的病毒問題, 直接來談如何填寫bugzilla回報有問題的站台,如何利用Mozilla@Taiwan來集合眾人之力。 「但是,這樣子讀者看的懂嗎?」 我沒有辦法回答NewZilla編輯部這樣的質疑。因為我(一直很固執的堅持)不知道讀者是誰。 身為一個使用自由軟體多年的人,為了寫這篇文章,突然要解釋一些思維中已經覺得「理 所當然」的道理;突然要「倒帶」、「歸零」,解釋我們為什麼要依循W3C網頁設計規範, 為什麼要遊說不依循標準的網站站方,為什麼這個,為什麼那個‧‧‧ 好吧,我還是跳過了很多,因此我決定先放在這裡,希望大家提供意見。 請注意,我會保留上述文字和大家的意見,但是最終的稿子可能會登在http://www.newzilla.org,如果順利的話:)
(文章開始) 從唸書的時候開始接觸網路到現在,算算也超過十年了。一開始的時候是在學校/系上, 使用Sun的工作站(作業系統應該是SunOS 4.x)連上BBS,後來則是使用Mosaic這個瀏覽器 瀏覽網頁。學校宿舍有了網路之後,雖然自己的電腦有安裝Microsoft Windows 95,多半的 時間都是使用Linux(Red Hat 3.0.3),瀏覽網頁則用當時最熱門的Netscape。 現在回想起來,所謂的「舊日的美好時光」似乎還真的存在過;當時微軟的 Internet Explorer才剛問世,功能還比不上Netscape;IE的普及率也還沒有飆升。那時候作 為一個Linux使用者,用Netscape瀏覽網頁,幾乎不會遇到IE only的網站設計。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應該都知道了,瀏覽器市佔率戰爭,網景(Netscape)輸給了微軟。原因 當然很多,不過我相信Internet Explorer是因為跟作業系統免費綁兜在一起,才稱霸瀏覽 器市場的。(一句牢騷,有時候我懷疑現在不曉得有幾個人知道作業系統不是只有微軟, IE只是瀏覽器的一種?) 我可以同意,微軟的作業系統和瀏覽器讓更多人接觸到Internet。但是,微軟對於網頁設 計相關規格的污染,讓網站設計者使用非標準的、只有IE才能執行的語法,導致其他的瀏 覽器就算符合W3C組織所訂定的標準,依然在瀏覽網站的時候處處碰壁。有的網友會用一種 「成王敗寇」「少數服從多數」的論點,來看待這件事。我要提醒大家,「封閉」、「寡 佔」常常隱藏了很大的風險。W3C開放的規格表示任何軟體開發者都可以准此來設計瀏覽器 ,原始碼開不開放,程式收不收費都可以。相反的,封閉規格就是做獨門生意,使用者只 有被牽著走,沒有其他選擇。 我也要提醒大家,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的情形已經存 在,網站設計者不應該再雪上加霜,限定只有特定的作業系統/瀏覽器才能使用該網站。 不幸的,這才是我們每天面對的現實;不管是私人機構或是公家單位的網站,有的在首頁 直接註明只能用IE,有的甚至會檢查妳使用的瀏覽器,如果不是IE就不讓妳看到內容!在 tw.bbs.comp.linux上面,這種抱怨一陣子就會出現一次。如果這個網站非上不可, 例如大學生使用的選課系統,一般民眾使用的電子監理系統,這樣的抱怨聲浪就更大了。 在這樣的抱怨聲中,也會有網友提到說願意連署來表達意見。我當時認為,一定需要一個 (虛擬)的壓力團體,針對[無障礙網頁]的目標來努力。這個理想中的網站能匯集人氣,收集 大家的經驗談。也許學生關心選課系統,上班族關心政府的報稅系統、電子監理系統、各 家銀行的網路銀行‧‧‧ 後來發現,原來我是井底之蛙,其實Mozilla@Taiwan的討論區 http://forum.moztw.org/ 已經存在多時了。除了一般關於「Mozilla使用/安裝上的技巧與問題解決」這類的討論區 ,Mozilla@Taiwan也開設了「問題網頁與技術傳教(Tech Evangelism)討論區」 http://forum.moztw.org/viewforum.php?f=13 ,用來討論 Mozilla 顯示/瀏覽/登入等有問題的網頁,與網路標準的推廣。 身為一個自由軟體的使用者,我期待Mozilla@Taiwan能夠匯集眾人的力量,讓力量累積之 後再適時彰顯。我覺得現階段要先做打底的工作。一個建議:利用上述的討論區,大家來 交換「跟網站站方交涉」的心得、經驗、甘苦談。以及運用接下來要介紹的Bugzilla來提 報用Mozilla瀏覽有問題的網站。 這篇文章接下來想要做一些工具性的努力,目標放在讓使用者能夠很容易的使用Bugzilla 回報有問題的網頁。其實這個架構早就存在了,也針對不同語系的使用者做區隔。底下的 資料基本上是翻譯"Mozilla Site Evangelism Procedures" http://www.mozilla.org/projects/tech-evangelism/site/procedures.html ,希望讓使用繁體中文的朋友們也能夠運用這個工具。 (先提醒大家,我們討論的主體是Mozilla。請不要把Netscape 6 or 7, Netscape Navigator, Netscape Communicator, 或 Debian相關的問題提交給 http://bugzilla.mozilla.org) Mozilla社群使用Bugzilla這個工具來回報各種問題,主要是程式臭蟲(bug)。另外, http://bugzilla.mozilla.org/也用來回報設計上有問題的網頁。Mozilla社群把這個 類別稱為Tech Evangelism(技術傳教)。接著讓我來介紹如何填寫。 首先,妳要註冊一個帳號。請到http://bugzilla.mozilla.org/createaccount.cgi 填寫一個電郵,以及姓名。妳會收到一封電子郵件,請用內附的密碼登入。(當然, 妳稍後可以更改這個密碼) 登入之後,哇,好多欄位要勾選,可別這麼快打退堂鼓,要不妳可以點選最上面的 Give me some help http://bugzilla.mozilla.org/query.cgi?help=1,如此一來 只要將滑鼠移到各個欄位,就可以看到說明。 不過,我們並不是要回報程式臭蟲(雖然這是Bugzilla的主要目的),而是要回報問題 網頁,所以只要依照Mozilla Site Evangelism Procedures http://www.mozilla.org/projects/tech-evangelism/site/procedures.html 的步驟來做就可以了。 1.不過,冤有頭債有主,Mozilla社群建議大家,第一步先寫信給網站站方,抱怨她們把網頁 設計成不支援Mozilla。如果對方沒有回應,再繼續下面的步驟: 2.確認這個問題屬於技術傳教類別 3.在Bugzilla開一個Bug call,在Product項目選擇Tech Evangelism。 4.選擇適當的Component,請依照網頁使用的語言分類,例如選擇Chinese-Traditional。 5.選擇硬體平台和作業系統。如果妳確定問題和特定平台/作業系統無關,請選All。 6.選擇這個Bug的初始狀態(Initial State):如果妳確定這是一個bug的話,請選擇NEW (新的); 不太確定的話,選擇UNCONFIRMED(待確認),Mozilla社群會去確認。 7.選擇嚴重程度:請在major,normal或minor中擇一,其他的選項對技術傳教類的bug來說 沒有意義。至於到底多嚴重?相信妳可以做出最佳的判斷。 8.選擇此問題的負責人(Assign to):如果妳要負責追蹤這個問題的話,可以填入自己的 電郵位址。不然就把這個欄位空白,讓Component Owner去處理。 9.輸入網址(URL):妳可以輸入用Mozilla瀏覽有問題的特定頁面。要注意的是,通常來說 如果網站的特定頁面有問題。可能網站有很多頁面都有同樣的問題。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 妳可以輸入網站的首頁來代表。 10.輸入摘要:請輸入URL的"主要部分",後面加上 - 以及簡短描述。描述不需要很技術導向。請參照底下的三個範例: bar.com.tw - Displays differently than IE5 netscape.com - Does not allow Mozilla fubar.co.uk - Does not support secure connections in Mozilla 舉例來說如果妳要回報http://www.foo.bar.com.tw/help/support/,那麼bar.com.tw就是URL的主要部分。 如此一來,大家可以用摘要的文字來對bug做分類,也可以把同一個公司的bug歸類在一起。 請大家留意的是,摘要應該是一個普通的使用者也可以填寫和理解的。更多有關 技術細節的部分稍後可以加在Status Whiteboard等到這個bug被歸類、指派之後。 11.輸入描述:請針對妳瀏覽該網址所遇到的問題,填寫足夠的細節描述。Bugzilla系統中 有很多欄位是要在bug送出之後才能繼續填寫的。所以在此請填寫簡明的描述。在送出這份 臭蟲報告後,妳可以加入更多的細節資訊。接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請盡量把當初跟站方 接洽的訊息附上來。請記住,客戶的抱怨比不知名的Mozilla技術傳教者寄去的電郵有用多 了。如果妳希望站方能夠支援Mozilla妳一定要填寫客戶抱怨! 12.送出臭蟲報告:如果妳不做這個動作,前面的辛苦都白費了! 13.修改剛剛送出的臭蟲報告:如果妳回報的是跟網頁顯示有問題,可以附上screen shot。 夾檔的時候請選擇正確的MIME type。請盡量縮小檔案的大小。妳可以減低color depth, 並且擷取比較小的畫面。只要能夠說明妳的問題就夠了。 如果問題網頁有invalid HTML或JavaScript,請先存檔到妳的硬碟,然後在夾檔的時候 MIME type選擇text/plain。這麼做可以留下一份原始資料,讓我們可以跟後來的版本 (如果有的話)比對。 聯絡網站站方 1.重新檢視臭蟲報告,如果有需要,執行QA流程 2.設法用網站上的資訊找出站方的聯絡人。如果找不到的話,可以試著用Internic的Whois http://www.internic.com/whois.html來找。 3.寄送Evangelism Letter 請到http://www.mozilla.org/projects/tech-evangelism/site/letters.html挑選, 除了英文,繁體中文,還有其他語言版本。 英文版http://www.mozilla.org/projects/tech-evangelism/site/tech-letter-en.html 中文版http://www.mozilla.org/projects/tech-evangelism/site/tech-letter-zh.html 以這封信件為本,妳可以跟站方描述她們網頁的問題,甚至建議如何修改。 在跟站方溝通的時候,請牢記"禮貌"和"專業"兩個原則。這封信件是從妳個人的電子郵件 帳號寄出的,妳必須替自己的言論負責。 4.紀錄 在臭蟲報告中,註記你已經寄送Evangelism Letter,以及信件中妳加入的自訂項目。 不過不要把整封電郵貼上來。 設定里程碑為初次聯絡後的一個月(至少)。之後你可以按月查詢、追蹤、重新測試這些站 台。 把這個臭蟲報告指派給妳自己,然後標記為ASSIGNED(已指派)。 5.如果Evangelism Letter被退信‧‧‧ 在臭蟲報告中註記無法聯絡站方。 可能的話,試著找出其他的聯絡電郵,再重新寄送Evangelism Letter。如果找不到, 在報告中註記,然後把這個bug的里程碑標記為Future。 6.如果站方做出負面回應‧‧‧ 在這份臭蟲報告的status whiteboard中標記為non-responsive,然後再出發。我們還有 很多站台可以去聯繫;以後也還可以回頭檢視這個當初拒絕我們的站台。 Quality Assurance(品質管制) 妳必須要先擁有對bug做Confirm的權限,才可以對bug做QA。在執行(此任務)之前,妳必 須對Evangelism程序非常熟悉,並且和下列人士討論過流程: Zach Lipton(irc: zach), Asa Dotzler (irc: asa) 或者Evangelism社群的其他活躍成員 。 UNCONFIRMED / NEW (待確認 / 新的) 1.在Bugzilla搜尋是否為重複 如果這個站台已經被提報過了,而且還沒進入 VERIFIED 的狀態,那麼就把新的這個標示為 DUPLICATE ,並且輸入它和哪個號碼的bug重複。 如果有任何新的,有關這個站台的資訊,請確認之後,加註在原來的bug的comments。 2.親自瀏覽站台 確認這個站台是否仍然不支援Mozilla。如果站台用Mozilla觀看沒有任何問題,把這個bug標示為 WORKSFORME 。 如果這個bug原本被標示為 UNCONFIRMED(待確認) 而站台的確有問題,請把狀態改為 NEW (新的)來確認這個bug的存在。 3.分析站台 確認原來的bug report各方面敘述是否明確、精準。有需要的話,可以加上另外的註解。 ASSIGNED(已指派) 重新檢視那些已指派,但是里程碑已經過期(上個月)的臭蟲報告 http://bugzilla.mozilla.org/buglist.cgi?bug_status=ASSIGNED&product=Tech%20Evangelism 再連上那個網站,看看問題是否依然存在。多點選幾個該網站的頁面來確認站方已將問題完全修正。 如果這個站的問題依然存在,把狀態設為 REOPENED (重新開啟)。如果用Mozilla瀏覽這個站 已經沒有問題,就可以把狀態設為 FIXED (修復)。 RESOLVED(已解決) 重新檢視已解決的臭蟲報告 http://bugzilla.mozilla.org/buglist.cgi?bug_status=RESOLVED&product=Tech%20Evangelism 如果 RESOLUTION 是 FIXED (已修復)或 WORKS FOR ME (我個人可以瀏覽) 再連上那個網站,看看問題是否依然存在。多點選幾個該網站的頁面來確認站方已將問題完全修正。 如果這個站的問題依然存在,把狀態設為 REOPENED (重新開啟)。如果用Mozilla瀏覽這個站 已經沒有問題,就可以把狀態設為 VERIFIED (已確認)。 如果 RESOLTION 是 DUPLICATE(重複提報) 再連上那個網站,確認被標示為duplicate(重複提報)的臭蟲報告,真的跟原來那份臭蟲報告一樣 ,提報了同一個網站。確認重複的臭蟲報告中提到的所有訊息,都包含在原來的臭蟲報告中了。如果 沒有的話,請加在原來的臭蟲報告中。
各個Bugzilla欄位在Mozilla Site Evangelism的意義
欄位 | 選項 | 定義 |
---|---|---|
Product(產品) |
Tech Evangelism(技術傳教) |
所有技術傳教的臭蟲報告都應該在Bugzilla的Product欄位勾選 Tech Evangelism |
Component |
Language-based |
技術傳教依照語系分成許多 components. 請依照網站使用的語系來選擇最適當的component。 |
Priority(順位) |
P1 |
重要網站,重要問題 - 請優先處理這一類。
每位component owner有責任維護一份重要網站清單
,並且把關於這些站台的臭蟲報告用關鍵字 |
Priority(順位) |
P2 |
重要網站,次要問題 - 可能的話,處理P1臭蟲時一併處理這一類; 尤其當這問題很容易處理的時候。 |
Priority(順位) |
P3 |
次要網站,重要問題 - 有多餘時間的情況下才處理這些網站。 因為要發揮最大效益,我們必須考量時間成本。但是如果處理這個網站 有助於產生有用的文件,能運用於幫助其他的網站,那麼就算有 更高順位的問題,我們可以讓這個插隊。 |
Priority(順位) |
P4 |
次要網站,次要問題 - 很不幸地我們現在沒有時間處理這一類。 將來我們必須要來處理它們。 |
Keywords(關鍵字) |
evang500 |
用 evang500 這個關鍵字來凸顯重要的、要優先並小心處理的網站。 可以查詢各個component的重要網站清單來確定是否要加這個關鍵字。 |
Severity(嚴重程度) |
Major |
|
Severity(嚴重程度) |
Normal |
|
Severity(嚴重程度) |
Minor |
|
Status(狀態) |
UNCONFIRMED(待確認) |
社群的新成員還需要時間證明她能夠提交正確、明確的臭蟲報告。因此,當 她提交臭蟲報告時,會標示為 UNCONFIRMED(待確認)。 對這類報告,要按照這份文件提的一些建議來做 QA (品質控管)。 |
Status(狀態) |
NEW(新的) |
這一類臭蟲報告有兩個來源,一種是品質控管,確認了原本待確認的報告之後; 一種是Bugzilla系統中權限較高(有自動確認權限)的成員提交的。 |
Status(狀態) |
ASSIGNED(已指派) |
只有在你完成了對網站的分析,並且寄出Evangelism Letter給站方之後, 才能把Evangelism bug的狀態改為 Assigned (已指派)。 當妳首次分析一個網站時,除了檢視報告中原本提到的網頁,請多檢視幾個 網頁,找出這個網站整體的問題根源,並且寄出 Evangelism Letter,信中除了原本被點名的URL,再加上之前妳檢視的 那些網頁;針對這些逐頁提出站方可改善事項,以及整體可改善方向。 使用本文稍後提到的Status Whiteboard qualifiers來更新bug,並且 在bug description中註記這個網站的問題的明確描述: using LAYER tags, LAYER API, IE4 only API, Incorrectly Nested Tags,... 請牢記,我們的要求會給站方帶來額外的工作量。一定要注意禮節、專業 、尊重。把別人惹毛是沒有助益的。 |
Target Milestones(目標里程碑) | Month for follow-ups / Future |
使用目標里程碑來決定何時應該追蹤evangelism bug。Tech Evangelism 里程碑目前是以月為單位。Revisit bugs that have been evangelized [status == ASSIGNED]. Do not set a Target Milestone unless you have Accepted and Evangelized the site. 當站方收到兩封Evangelism Letters卻既不回應,也不 改正她們的網頁,那麼把目標里程碑設為FUTURE. |
Resolution(判定) |
WORKSFORME(我可以正常瀏覽) |
當妳無法用自己的電腦重現這個問題的時候,判定為此類別。 |
Resolution(判定) |
DUPLICATE(重複) |
這個網站有類似問題已經被人提報過了。 |
Resolution(判定) |
FIXED(修復) |
站方已將問題修復 |
Resolution(判定) |
WONTFIX |
在Bugzilla的技術傳教類別裡,請不要使用WONTFIX。
那些告訴我們,她們不打算修改她們的網頁的站方,請在status whiteboard
裡面,標記為 |
Resolution(判定) |
INVALID(沒有根據的) |
一般來說,在Bugzilla的技術傳教類別裡,不要使用INVALID。 不過component owner有自行決斷的自由,將某些bug判定為INVALID。 |
Summary(摘要) |
網域 - 從使用者角度,簡短明確敘述網站的問題。 |
在填寫摘要的時候請使用底下的格式: 例如,如果 http://mail.netscape.com/ 的問題在於JavaScript 使用到Layer,那麼摘要可以寫成: netscape.com - mail 使用 document.layers |
Status Whiteboard(狀態白板) |
not-responsive(不願處理) |
在狀態白板中用 not-responsive 來標明那些表明不願處理的站方。 |
Status Whiteboard(狀態白板) |
technote-needed(需要技術文件) |
如果一個問題普遍到應該寫份教學文件,將這個問題在狀態白板標記為
|
Status Whiteboard(狀態白板) |
plugin(外掛模組) |
在狀態白板使用 |
Status Whiteboard(狀態白板) |
author(作者) |
如果問題需要聯絡/協助網頁製作工具的開發廠商/程式撰寫者,
在狀態白板使用 |
有用鏈結: Dive Into Accessibility - 在 30 天內打造更具親和力的網站 http://dia.z6i.org/ ->一邊看故事,一邊學習。 網絡標準轉換(或怎樣輕易地改進您的網站) http://www.w3.org/QA/2003/03/web-kit.html.zh-hk ->概念性的文件 無障礙全球資訊網建置準則1.0版教學課程 http://www2.csj.ks.edu.tw/~tch023/accessibility/index.html ->教學課程囉 行政院研考會的"無障礙網路空間服務網" http://enable.nat.gov.tw/ ->政府也不是完全沒注意到這個題目啦。"無障礙"其實比我談的更廣,還考慮了視障聽障等等的朋友。Posted by ystuan at September 22, 2004 01:35 AM
我在想文章如果更focus一點會不會更好,建議把這篇變成某種「遇到Mozilla不能開的網站怎麼辦?」的標準作業程序(SOP)。例如針對剛剛的問題,我們可以有兩步到位:
(1) 趕快寫信幹站方一頓。此處列舉幹攪信的範本。但我覺得不一定要是「傳教信」,因為 a. 並不是所有人都用Mozilla; b. 許多人[包括我]沒有網站抓蟲能力。能夠為站方帶來壓力是第一步,此時能指出技術問題的人再介入,當然就更好。
(2) 然後來貼Mozilla的bug report。如果同樣是 a.b.c. 式的使用說明當然就更讚了。
總之,覺得這篇文章其實點出了許多當前網頁瀏覽的痛。「無差別瀏覽」和「數位落差」更是每天每天會碰到的問題。從生活經驗出發就已經很足夠了,不一定非得談W3C等等的技術歷史不可,所以別擔心太多。加油!
Posted by: lukhnos at September 22, 2004 12:27 PM推「有時候我懷疑現在不曉得有幾個人知道作業系統不是只有微軟,
IE只是瀏覽器的一種?」
我個人的建議:
1. 你是否考慮將其中比較重點的幾句話以粗體表示?people don't read, they scan.
2. 其實已經有人回報過幾個中文網站囉,可以考慮用來示範(像是某某院的網站 XD)。
我之後跟你談把這篇文章中翻譯部分放上 moztw.org 的事情好嗎?謝謝 :)
Posted by: Bob Chao at September 22, 2004 06:16 PMlukhnos:
妳所建議的『「遇到Mozilla不能開的網站怎麼辦?」的標準作業程序(SOP)』的確是個好的寫作方向,我應該會據此修改,謝謝!
另外,「趕快寫信幹站方一頓」這句話呢,「趕快寫信」這四字是好的,畢竟我們除了談論,還要有行動。「站方」兩字也是好的,找出交涉的對象也許就成功了一半。其他幾個字希望只是玩笑話:p
我引用上面的翻譯跟大家互勉之:「請牢記,我們的要求會給站方帶來額外的工作量。一定要注意禮節、專業 、尊重。把別人惹毛是沒有助益的。」
Bob Chao:
1. 我應該會用「內文副標題」的方式來凸顯重點。當然粗體也可以並用。
2. 司法院那個嗎?我覺得寫的不夠詳細耶,而且問題好像不存在了,我會判定成 WORKSFORME :p 說到這裡,繁體中文的component owner是誰啊?電子郵件誰在看呢?
關於這篇文章中,翻譯的部分放上moztw.org這件事,我在到底下這個討論串有提過了:
http://forum.moztw.org/viewtopic.php?t=3002
我當然樂觀其成,給我一點時間把整篇文章校對一次吧。
中文的 component owner 本來好像是 Netscape 一個日籍員工(很久以前,他還有推廣「中文百大站點支援活動」),不過後來 Netscape 掛點之後就沒人在顧了的樣子... (Well, 原因很清楚 ^^;)。
司法院那個,現在可以用的原因或許是支援 document.all 了吧,之前我去看的確不能用,而現在看好像也沒改 (隨便看看)。
你有興趣接手嗎?我覺得自己沒能力不敢接,不過如果有人接手我會很樂意幫忙低。
Posted by: Bob Chao at September 23, 2004 06:02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