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Hat的商業模式是很耐人尋味的;作為一個股票公開發行的公司,尤其作為一個已經藉由自由軟體而獲利的公司,我想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們借鏡的地方……
對於自由軟體略知一二的人都知道,要做獨門生意,很難。不同於專屬軟體(Proprietary software)關起門來搞開發,寫一套賣N套,自由軟體的各種套件多半都是集眾人之力開發,作者(群)除了保留著作權,允許使用者有使用、修改、以及 再發行原版或是修訂版軟體的自由。妳可以這麼做,妳的朋友、公司當然也可以。
先別高興的太早:妳的競爭者當然也可以。到DistroWatch.com去看看各種Linux發行版本,妳會發現骨子裡彼此之間的差異並不大;妳有OpenOffice.org文書軟體,我當然也有;妳有Apache網頁伺服 器,MySQL資料庫,PHP程式語言,難道我就沒有嗎?這個"me too"清單還可以一直列下去......雖然自由軟體基金會公開鼓勵大家販售自由軟體,但是一個人人都可以賣的東西要怎麼賣?
行文至此,好像接下來我應該要說:「所以靠自由軟體獲利是痴人說夢」?錯。以為自由軟體就無法獲利才是笨蛋。請跟我唸三遍:
差異化、差異化、差異化
以Red Hat最為人知的業務:Red Hat Enterprise Linux(RHEL)來說,乍看之下,的確它所附的各種套件,別人也有。但是,每一個Red Hat的作業系統版本,除了挑選、彙整套件之外:
和硬體廠商合作整理硬體相容性清單
和軟體廠商合作整理支援軟體清單
以教育訓練培養(Red Hat)Linux Ready的人才
提供各種套件更新的單一窗口
採用subscription model
運用Fedora專案維繫既有社群,測試新科技
這些「加值服務」對於企業CIO而言,就是來自Red Hat這個單一窗口的加持(Endorsement)。也許這才是她們能夠在企業市場勝出的原因。
註:本文可視為當初在tw.bbs.comp.linux的貼文的概念延伸。
Posted by ystuan at March 28, 2005 04:48 PMHi~
好久沒來了,來通知你我在 http://wiki.moztw.org/index.php?title=Talk:Projects/TechEvangelism/twnext-topservice2004 貼了關於技術傳教的想法,或許你可以幫忙給點意見?謝謝 :)
簡單的說是把 Bugzilla 的模式搬到 OSSF 上,目標略為簡化(本來是嚴格標準化,現在先降低到至少 firefox 能看)
Posted by: Bob at April 2, 2005 12:45 PMBob:
已經簡單回覆了。看大家這麼精力旺盛,真令我羨慕啊。